臺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成立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北中南11家醫療機構聯手打造健康新里程 新網記者陳昱吟台北特稿 2023/4/24 下午 04:50:13 / 醫療保健 為了保護環境、人類和生態的健康,先進國家不惜投資巨額經費監測環境化學物質和人體內化學物質暴露的情况。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灣北中南11家重要醫療機構合作成立臺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並於今(24)日宣誓成立。該聯盟將整合各地區的監測調查結果,評估居民的健康風險,並為臺灣不同地區的環境化學物質建立参考值。這些措施將使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環境和人類健康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保護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環境。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說明「環境荷爾蒙」處處藏在人們所需的日用品中。的 (陳昱吟攝影)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環境荷爾蒙」接觸到之後會與身體中的性荷爾蒙受體結合,誘發性荷爾蒙發生作用,向身體傳遞錯誤訊息,進而影響生理調節機能。2011年台灣曾發生「塑化劑事件」,亦被稱為「塑毒風波」。1962年的《寂靜的春天》和2017年小女孩的性早熟,其實都是源自於同一類化學物質 ─ 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環境荷爾蒙處處藏在人們所需的日用品中,農藥、塑膠產品、清潔劑、電子產品都是環境荷爾蒙的來源,可藉由飲用水、飲食、空氣傳播後被人體吸收。長期下來會導致各種男女生殖疾病,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前列腺癌、睪丸癌、精子異常,會降低生殖能力,讓不孕的機率大大提升。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右)介紹如何保護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環境。 (陳昱吟攝影) 台灣的地理環境多元且複雜,農業、工業和商業發展興盛,也是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由於地理環境和產業特色的差異,各地區需要關注的環境議題也不盡相同,環境的變化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先進國家都開展了大規模的人體生物監測計畫,監測環境暴露對人體內化學物質濃度的影響,如歐盟的HBM4EU、美國NHANES、德國的GerESs、加拿大的CHMS、韓國的KoNEHS等。 台灣11家精準環境醫學聯盟的醫療院所。 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 陳 保中指出,臺灣擁有豐沛完整的醫療網絡,聯盟結合臺灣各地區的醫療機構,對各自地區的重要環境問題進行人體監測和調查,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並將環境健康調查研...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臺灣精準環境醫學聯盟」標籤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