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標籤的文章
圖片
    徐悲鴻與林章湖 舊圖式的轉化    20230501 陳昱吟彙整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兼擅油畫及水墨畫。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與顏文樑、林風眠和劉海粟並稱「四大校長」, 1917 年日本留學學習美術。 1919 年赴法國留學, 1923 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 1927 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1929 年移居南京,於國立中央大學任教。 1933 年起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此後重返南京,擔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6 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 1950 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徐悲鴻是 油畫 「民族化」的重要推動者,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他主張熔國畫的筆墨韻味和西畫技法於一爐,倡導對造型結構和光線色彩有著精準的把握,並且強調作品精神內涵。他以繪畫技術和「改良傳統中國畫」的藝術觀點在近現代美術畫壇中獨樹一幟,對中國近現代美術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在繪畫創作上,他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對 中國畫 提倡「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 擅長 油畫 、 中國畫 ,尤精 素描 。人物造型 ,注重寫實,傳達神情。作品《愚公移山》等寓有進步思想的歷史畫,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畫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藝術家 林章湖 , 1955 生於台灣台北土城, 家學淵源、自幼臨摹張大千、唐伯虎等大家名作、青年時代進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 所求學、畢業後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任教、退休後更前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攻讀博士畢業,創作至今五十餘載。將研究與實踐視為一體,積極地銜接藝術性和時代性。林章湖論證對於歷史的認知可以做為美學理念的依據。而「傳統的內在精神」與「創新的外在形式」應是互為表裡的關係。好的藝術品,要能夠在深化的傳統精神上,體現雋永的內涵。且在廣化的創新形式上,能夠表達新穎、具突破性的視覺經驗。林章湖藉由多重標準來要求自身的創作,讓作品呈現出嚴謹而凡樸歸真的氣質,也同時...